“大部分疾病,都可以加以防治或大幅減輕。你所需要做的只不過是調整個人生活和接受專業指導。今天大部分的產品不符合要求,除了一些未知的現象以外,都是可以預防的。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些組織紀律和接受專業指導?!?/div>
只要對企業的員工施以新的教育和指導,一切不符合要求的現象便能很快地根除。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組織內的所有人對你的管理哲學達成共識,以與使他們明白自己在具體實踐中所扮演的角色。
正確的態度往往通過正確的人來傳遞,現場管理的專家寺田真二到奇瑞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教會那些年輕的工人從意識和工作方法上改變自己。讓他們接受“認真、守時、精細”的觀念。
在車間,除了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外,每季度召開一次成果發布會,將在質量創新上取得突出成績的個人推上前臺介紹經驗,并給予獎勵,同時每半個月選一次質量最差個人,每一個月選一次質量最優個人,優的獎勵、差的處罰。
在執行階段,管理層的承諾,將一再地遭受考驗。每個人都睜大眼睛注視著,有人懷抱期望,有人心存懷疑,大家都巴望著要看看在考驗來臨時,他們的承諾是不是能堅持。它軟化了嗎?質量政策在壓力下會有龜裂嗎?
海爾在執行中的要求,一句話就能代表,“誰生產不合格的產品,誰就是不合格的員工?!?/div>
海爾員工每人一本質量價值券手冊,手冊中詳細列舉了以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然后針對每一問題,明確規定了自檢、互檢、專檢三個環節應負的責任價值與處罰金額。
質檢員發現產品缺陷后,當場撕價值券,由責任人簽收;工人互檢發現的缺陷經質檢員確認后,當場給發現人以獎勵,同時對漏檢的工人和質檢員進行罰款。
在富士康,如果品質出問題,干部就會被授予藍旗,如果一個事業單位質量經常出問題,新產品就不給它做,已有的產品也可能派給其他人做。當年的年終獎、年度績效獎等也與質量掛鉤。
四、堅持
一個公司認真對待質量,很快就會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改進,但是要變成文化,成為人們共同信仰的價值觀,則需要多年的努力。
光是買泳衣并下決心學游泳,跟真正會游還有很長的距離。我們必須花很長一段時間,不斷練習,才能成為游泳的高手。
公司改進質量的努力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必須有詳細的計劃和考慮,并且要實施一段很長的時間,經歷沒有結束的連續過程,才能形成一種文化上的改變,成為員工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而且這個過程,永遠不可松懈注意力。就像海爾所堅守的理念:質量改進是個沒有終點的連續性活動,停止就意味著開始倒退。
實際上現在質量做得還不錯的中國企業,都有過因為質量而備受困擾的時候,甚至曾經因為質量問題而在客戶面前顏面盡失。
這些公司,都是經過了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堅持,才在公司內形成質量至上的文化,才慢慢形成了產品的好口碑好市場。
質量文化上的投入,給企業帶來比投入多得多的回報。“質量不僅是免費的,它還是一棵貨真價實的搖錢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