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ISO體系認證已成為眾多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無論是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還是ISO 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通過認證審核不僅能規范企業內部管理,還能贏得客戶和市場的信任。
然而,審核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企業在迎接審核時需要做好充分準備,注意諸多細節,才能確保審核順利通過。
一、審核前的準備工作
(一)文件資料的整理
1、體系文件的完善
確保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體系文件是最新的版本,并且經過正式發布和批準。這些文件是企業實施ISO體系的綱領性文件,審核員會重點檢查其完整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以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為例,質量手冊應明確質量方針和目標,詳細描述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范圍,包括任何刪減的細節及其合理性。程序文件則要涵蓋如文件控制、記錄控制、內部審核等關鍵過程,且每個程序文件的內容要具體、明確,能夠指導實際工作。
對于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手冊要識別組織的環境因素,明確重要環境因素的控制措施,程序文件中要包含環境監測、合規性評價等內容。比如,一家化工企業,其重要環境因素可能包括廢水排放、廢氣排放等,程序文件中就要詳細規定如何監測這些排放指標,以及如何確保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環保標準。
2、記錄文件的歸檔
收集并整理好所有與體系運行相關的記錄,如培訓記錄、內部審核記錄、管理評審記錄、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等。這些記錄是體系運行的證據,審核員會通過查看記錄來驗證體系是否真正有效運行。
以ISO 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為例,培訓記錄要詳細記錄員工接受職業健康安全培訓的時間、內容、培訓方式以及考核結果。內部審核記錄要包括審核計劃、審核檢查表、不符合項報告以及糾正措施跟蹤等內容。管理評審記錄則要體現最高管理層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評審情況,包括評審輸入(如內部審核結果、合規性評價結果等)和評審輸出(如改進措施決策等)。
(二)人員培訓與溝通
1、全員培訓
對全體員工進行ISO體系知識的培訓,確保每個員工都了解體系的要求和自己在體系中的職責。可以通過內部培訓課程、宣傳手冊、海報等多種形式進行培訓。
例如,在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中,生產車間的員工需要了解質量控制的要求,知道如何按照作業指導書進行操作,如何記錄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數據。對于后勤部門的員工,也要讓他們明白自己在支持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作用,如采購部門要確保采購的原材料符合質量要求,行政管理部門要為體系運行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
2、內部溝通機制的建立
建立有效的內部溝通渠道,確保各部門之間能夠及時溝通與體系相關的信息。可以設立專門的溝通平臺,如企業內部的即時通訊軟件群組,或者定期召開跨部門的溝通會議。
比如,在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生產部門發現新的環境因素(如新設備的引進可能帶來新的廢氣排放),需要及時與環境管理部門溝通,以便對環境因素進行重新識別和評價,更新環境管理措施。同時,環境管理部門在進行環境監測時發現的問題,也需要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進行整改。
(三)迎審環境的布置
1、辦公場所的整潔
保持辦公場所的整潔有序,這不僅是企業良好形象的體現,也方便審核員查閱文件和資料。文件柜要分類清晰,標簽明確,方便審核員快速找到需要的文件。
比如,在審核員查看質量記錄時,如果文件柜雜亂無章,會讓審核員產生對企業管理不規范的印象,甚至可能因為找不到文件而影響審核進度。
2、標識的設置
在需要的地方設置清晰的標識,如危險區域標識、環保設施標識、質量控制點標識等。這些標識有助于審核員快速了解企業的管理重點和風險控制措施。
以ISO 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為例,在有高空作業風險的區域設置“注意高空墜物”的標識,在有化學品存儲的區域設置“危險化學品”標識,并標明化學品的名稱、危害特性等信息。這些標識不僅符合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也有助于保護員工和審核員的安全。
二、審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積極配合審核員
1、提供真實信息
在審核過程中,要如實回答審核員的問題,提供真實的文件和記錄。不要試圖隱瞞問題或者提供虛假信息,一旦被發現,不僅會導致審核不通過,還可能影響企業的信譽。
比如,審核員詢問某項糾正措施的實施情況,企業人員應該如實說明措施是否已經執行、執行的效果如何,而不是夸大其詞或者編造執行情況。
2、引導審核員參觀
如果審核員需要參觀企業的工作場所,要安排專人引導,并詳細介紹企業的生產流程、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以及相關的控制措施。引導人員要熟悉企業的管理體系和業務流程,能夠準確回答審核員的問題。
例如,在參觀生產車間時,引導人員可以向審核員介紹生產線上的質量控制點,如何通過設備和人工檢測來保證產品質量;介紹環保設施的運行情況,如何處理廢水、廢氣等污染物,確保符合環保要求。
(二)保持冷靜與專業
1、應對不符合項
如果審核員提出不符合項,不要慌張,要認真聽取審核員的意見,仔細分析不符合的原因。對于能夠當場糾正的問題,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糾正;對于需要進一步調查和改進的問題,要制定詳細的糾正措施計劃,并承諾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整改。
比如,在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審核中,審核員發現某一批次產品的檢驗記錄不完整,企業人員可以立即組織相關人員補充記錄,并分析記錄不完整的原因,如是員工疏忽還是檢驗流程存在漏洞。如果是流程問題,要重新修訂檢驗流程,加強員工培訓,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2、保持專業態度
在與審核員交流時,要保持專業、禮貌的態度。即使審核員提出尖銳的問題或者意見,也要冷靜對待,不要與審核員發生爭執。要以積極的態度接受審核員的建議,將其視為企業改進的機會。
例如,審核員指出企業的環境管理體系在環境因素識別方面存在遺漏,企業人員可以表示感謝,并承諾會重新進行全面的環境因素識別,完善環境管理體系。
三、審核后的跟進工作
(一)糾正措施的落實
1、及時整改不符合項
在審核結束后,企業要按照審核員提出的不符合項和建議,制定詳細的糾正措施計劃,并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間。要定期跟蹤糾正措施的執行情況,確保所有不符合項都能按時整改到位。
比如,對于ISO 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中發現的員工個人防護用品使用不規范的問題,企業可以制定糾正措施,包括對員工進行重新培訓、加強現場監督等,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整改,同時將整改結果反饋給審核機構。
2、舉一反三,全面改進
不要僅僅局限于審核員指出的問題,要對整個管理體系進行全面檢查,查找類似問題并進行改進。通過審核發現問題,企業可以借此機會完善管理體系,提升管理水平。
例如,如果審核員發現某一部門的文件管理混亂,企業可以對所有部門的文件管理進行檢查,統一文件管理標準,規范文件的編制、審批、發放、歸檔等流程,防止類似問題在其他部門出現。
(二)持續改進體系
1、定期開展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
審核通過并不意味著體系運行的結束,企業要定期開展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持續監控體系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并解決新出現的問題。
內部審核可以按照ISO標準的要求,每年至少進行一次,也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增加頻次。管理評審則由最高管理層定期進行,一般每年一次,重點評估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確定改進方向和措施。
例如,在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中,通過內部審核可以發現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漏洞,通過管理評審可以決定是否需要調整質量目標、增加質量檢測設備等改進措施。
2、關注標準更新和法規變化
ISO標準和相關法律法規會不斷更新,企業要及時關注這些變化,并對管理體系進行相應的調整。要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學習最新的標準和法規,確保企業的管理體系始終符合要求。
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標準也會相應更新。
企業要及時了解新的標準要求,如對環境因素識別范圍的擴大、對環境績效評價方法的改進等,及時調整環境管理體系,確保符合新的標準。